597苗木网/2010年8月10日/讯: 据《青年时报》报道 几年前,碳汇”还是个陌生的词语,如今它已风靡世界。
碳汇,指的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和活动,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贮存二氧化碳的量和能力。
2007年,国家林业局下属的中国绿色碳基金成立,以推动造林固碳为己任。其旗下的温州专项建成了全国首个地级市碳汇造林基地。
今年7月底,温州市苍南县迎来了碳汇造林试点工作培训研讨班,温州市林业局提出未来十年增加23万亩碳汇林的规划。此规划下,每年可以新增30多万吨的碳汇。这相当于抵消15万辆私家车的碳排放。
这一规划的实施,将为全国范围内碳汇林业的建设提供经验。
但是碳汇林主要树种速生桉也同时引来业界的争议,企业和个人对碳汇林认捐也很冷清。
低碳林树种的争议
从申请温州专项胜利至今,温州已有苍南、瑞安、永嘉等9个县市成立了碳汇林基地。温州市林业局局长徐顺东称,目前温州碳汇造林项目的树种大多为乡土树种,其中毛竹固碳能力最强,但也有苍南等地仅种植速生桉。由于温州地区气候不宜种植毛竹,相比之下,固碳能力仅次于毛竹的速生桉成为苍南观美碳汇林的不二之选。
尽管林业局有关部门及农民对此都感到期待,仍有学者研究指出了个中危机:速生桉的吸水吸肥吸氧分的能力太强,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速生桉所及之处,其他树种均不能存活;施肥量过大则会导致水源污染。
因此,桉树也被人称为“霸王树”
面对桉树的种种负面新闻,苍南县振海农业开发公司董事长蔡晖对此感到不以为然。强调,苍南的碳汇林都种植在荒山上,土地贫瘠地力较差,最适合苍南碳汇林的树种便是速生桉。
速生桉的吸水量只有松树的一半,并不算大。毛竹生长很快,但它里面太松,密度没有桉树大。针对网上流传的西南大旱源于速生桉的消息,蔡晖补充道:这绝对是错误的种过速生桉的土壤在十年内不适合再种速生桉,但种其他树种都没有问题。
蔡晖同时表示:明年已计划引进其他树种,改变单一种植桉树林的现状。
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施拥军表示出相反观点,如果全部种上速生桉,那对环境和水土的危害是很大的
知名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媒体负责人王兴说:速生桉对植物多样性的破坏是肯定的大多数速生桉林周围甚至连棵草都没有。
绿色和平森林维护项目主任易兰告诉时报记者:山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带来的潜在环境影响要远远大于平原区的种植。工业用速生桉属短轮伐期林,每6-7年需要轮伐,并清空地表植被,以种植新一轮的桉树幼苗。
易兰说,这期间,由于没有植被维护,雨季山区速生桉采伐迹地会产生更多的水土流失,一些坡度比拟大、地表脆弱区可能引发一些自然灾害,比方山体滑坡等。同样,由于使用大量化肥,也有可能导致水流污染。
易兰强调:人工林不是森林,大面积种植单一树种的人工林必定会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地规划和发展人工林。
速生桉的经济价值
事实上,桉树的确具有极大的经济价植,作为高大乔木,桉树是优质的造纸原料。
身为临安毛竹碳汇林基地的负责人施拥军表示,碳汇造林有三项衡量标准:一是适地性,要适地适树;二是要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三是固碳功能要强大。
2008年底温州专项资金启动时,振海农业开发公司捐赠了160万的启动资金,苍南碳汇林基地便由振海管理。施拥军认为,桉树的大面积种植并不仅是出于固碳能力强的考虑;更深的原因可能在于20年后,这一期碳汇林交易结束时,苍南观美碳汇林可以顺利地转化为商品经济林,完全投入造纸业。
碳汇宣传有限导致认捐冷淡
苍南碳汇林不只面临着环保效果争议,还面临着认捐冷淡的窘境。
作为社区居民,购买碳汇的意义在于,通过购买二氧化碳来出资造林,打造一个低碳、绿色的乡村。而除去企业捐资购买碳汇,温州林业局也设立了个人认捐的渠道,每人每年一百多元。
然而,有限的宣传使得个人购买碳汇目前还停留在公益的层面。碳汇知识普及不够,国家没有下达硬性的购买指标,认购者寥寥无几。
家住温州市鹿城区的洪晓华,第一个到建设银行温州分行认捐碳汇的社区居民。一开始连柜台营业员都不知道怎么认捐,后来换了个营业员才办了业务。洪晓华回忆道。
温州大学建筑与木土工程学院的学生金江曾多次与同学一起进社区推广碳汇认购。坦言,由于认购手续比拟麻烦,流程也不够清晰,很多有认购意向的居民也只能作罢。
对认捐资金的监督是另一个问题。认捐的钱去了哪里,树种在哪里,何时种下去,能否看到谁来管理等问题,洪晓华并不清楚。
温州建设银行总部市场部的叶慧经理告诉记者,从7月初设立个人小额认捐碳汇业务起,只有两位社区居民前来操持了共计两百元的认捐业务。
认捐碳汇的回报是一张捐购证明。
中国绿色碳基金负责人陈英歌则表示,温州专项最早汇来500万启动资金后,迄今为止收到企业和个人捐款都非常少。对温州专项来说,遭遇个人和企业捐资的冷淡,除了宣传力度不够外,碳汇林自身的问题也是症结所在或许可以成为其他地区发展。特派记者 陈梦吉 发自温州 见习记者 周婧菲